全年出口量:有望突破700“万辆” 中、国汽车出海加速驶入下半场
大众网  发布时间:2025-07-26 16:03:06   

中经记者杨让晨石英婧上海报道

7月15日上午8时许,海风轻拂着上海海通国际码头,300辆上汽大通MAXUSeDELIVER3(EV30)纯电物流车整齐地停放在这里,等待出口至欧洲国家。《中国经营报》记者在现场采访了解到,这是全球物流巨头DHL向上汽大通批量采购的首批车辆,而上汽大通也因此跃居成为DHL在欧采购量最大的中国品牌。

这只是当前中国汽车出海的一角。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今年上半年,我国汽车出口308.3万辆,同比增长10.4%。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106万辆,同比增长75.2%。

除上汽大通外,包括奇瑞汽车、零跑汽车、岚图汽车等在内的中国车企也加速出海步伐。据了解,零跑汽车正借助Stellantis集团战略合作,海外布局加速落地,已辐射欧洲、中东、非洲等超过30个国家和地区,上半年出口量居新势力车企第一。岚图汽车目前已经进入了挪威、丹麦、荷兰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且加快在中亚、中东、中南美等市场的布局。

另据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方面预测,若按照10%的增长速度,今年下半年汽车出口有望达到400万辆,全年出口量或将突破700万辆。

不仅如此,随着中国车企出海进程提速,出海模式也不断升级,包括上汽集团、奇瑞汽车等在内的企业正在加速出海模式变革的同时,“高质量出海”“文明出海”也逐渐提上日程。

自主品牌出海势头强劲

中汽中心资深首席专家,中国汽车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总工程师吴松泉日前在2025中国汽车论坛上表示,中国汽车企业出海首先要从大型市场要增量,比如说欧盟、英国、东盟、巴西、墨西哥、俄罗斯、中东、澳新等。“中国车企能在这些市场有所作为,会显著带动出口的增长。”

受包括电动化转型、燃油车衰退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欧洲的汽车市场正在发生变化。欧洲议会在2023年正式通过了欧盟2035年燃油车禁售令,从2035年起,欧盟境内禁止销售新的燃油轿车和小型货车,同时还对汽车行业的碳排放、碳中和等进行了严苛的规定。作为全球物流巨头,DHL的业务版图覆盖全球,对合作车型的技术可靠性、场景适配度有着严苛要求。

基于上述背景,新能源物流车逐渐成为市场刚需,也推动DHL等物流巨头加速车队电气化。在此背景下,不少车企在欧洲市场发力。记者注意到,目前上汽大通的多款车型位列核心欧洲市场的中国商用车品牌销量前列,一季度eDELIVER3(EV30)、eDELIVER9(EV90)等纯电轻客在挪威、西班牙、意大利等国家市场占有率稳居第一,在英国、意大利、西班牙和北欧等市场,eDELIVER9(EV90)排名第二。

除了上汽大通外,上汽通用五菱也在加紧发力海外市场。据上汽通用五菱方面发布的数据,今年上半年,上汽通用五菱累计出口12.56万辆,同比增长17.1%,成功进入中南美洲、中东、非洲及东南亚等104个国家与地区。

奇瑞汽车出海也是“高歌猛进”。相关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奇瑞汽车出口达到55.02万辆,较上年同期增长9.6%,蝉联中国车企出口第一,累计出口突破500万辆,平均每29秒就有一辆“奇瑞造”出口,平均每5辆出口的中国汽车就有1辆来自奇瑞。

“短期来看整车出口仍是我国车企出海的主要方式,海外市场增量将主要被头部自主品牌和新势力企业分享,海外销量有望成为新的投资驱动逻辑。从长期来看,车企出海不仅有望获得份额和盈利性的双重提升,甚至有望进行技术标准的输出,实现更高质量的海外增长。”中信证券相关研报也分析认为,全球化是中国车企走出内卷,获取更大利润蛋糕的必然之路。

全球化战略迎来3.0阶段

随着出口销量不断增加,中国车企也在加速从量向质的提升,发力“高质量出海”。

中汽协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锋日前表示,在电动化、智能化转型进程中,中国品牌汽车实现了质的跨越,产品综合技术水平全面提升,新能源汽车所展现的创新活力更是受到全球市场关注。

西部证券相关研报分析认为,中东、北非及南美洲的乘用车市场空间增速及增长绝对值较高,乘用车市场仍然扩容;从新能源车的市场空间来看,目前全球各地新能源车渗透率均处于相对低位,未来渗透率及销量均有望保持较高速增长,其中欧洲销量基数大、新能源车渗透率天花板较高。

目前,多家车企都针对海外市场制定相应的本地化战略。记者从上汽通用五菱方面了解到,今年以来,上汽通用五菱的全球化战略不断取得新突破。今年1月签署乌兹别克斯坦战略合作协议,正式进军中亚。6月,首批全球车型E260SPLUS整车出口巴西,上汽通用五菱正积极与巴西当地合作伙伴探索SKD、CKD等合作模式,凭借成熟的产品力和灵活的本地化策略,有望迅速占据拉美市场战略高地。

另据艾睿铂7月初发布的《2025年全球汽车产业展望报告》,预计到2030年,中国汽车制造商在欧洲的年产量将增加80万辆,而欧洲本土车企则可能会关闭相当于1.5家工厂,约40万辆的产能,中国汽车制造商正从“运营模式”和“市场格局”两方面改造全球汽车业,至2030年,欧洲市场10%的份额将归于中国汽车制造商。但目前中国汽车的欧洲市场占有率为4.5%。

除了向海外输出汽车产品外,输出标准也在成为车企出海新选择。在日前举行的2025中国汽车论坛上,上汽集团规划部总经理潘吉明表示,2025年上汽集团的全球化战略迎来3.0阶段,进入到技术、标准反向输出的全新时期,将自研先进技术,如混动、固态电池、整车架构等输出到海外及相关的一些合作车企。

而目前上汽集团已交出了不错的出海答卷。截至目前,累计海外用户突破600万户,连续8年出口量居中国车企首位。其中,MG品牌在澳新地区市占率超7%,成为当地市场重要参与者,在欧洲市场成为首个跻身欧洲新能源销量TOP10的中国品牌。

防止“内卷外溢”探索“文明出海”

不过,在国内车企出海的过程中,仍然需要注意防止“内卷外溢”,探索“文明出海”。

据了解,近年来中国汽车出口不断增加,2021年至2024年,汽车出口量每年净增100万辆以上。国联证券相关研报分析认为,中国地区竞争激烈,优质产品迭出,伴随国内车企出海进程加速,国内车企有望在海外市场展现强大的产品竞争力,助推汽车出口快速增长。

“国内主流车企除了将产品通过海运出口外,还积极谋求在国外建设产能基地。”国联证券方面进一步分析表示,国内车企海外营销网络逐步丰富,海外产能布局逐渐完善,有望进一步助推产品加速出海。

对此,行业内也开始呼吁防止“内卷外溢”,做到“文明出海”。在日前开幕的2025中国汽车论坛上,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就表示,要警惕“蜂拥而出的大跃进式出海”。

在尹同跃看来,中国汽车出海要试图在世界范围内和同行、上下游建立汽车行业的统一战线,争取更多的合作伙伴,实现更多共赢的机会。“我们要做一个出海的文明使者,争取不给国家增加麻烦,争取成为国家与海外关系的一种纽带。”

对此,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锋日前表示,为严格防止“内卷外溢”,中汽协正在采取措施,推动企业在出海过程中尊重当地文化和法律,保证出海有序成长。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一段时间以来,比亚迪、吉利等中国自主品牌的崛起给不少外国汽车品牌带来压力。”美国CNBC网站18日报道称,美银证券汽车产业分析师约翰·墨菲当天在美国汽车媒体协会有关活动中表示,美国底特律三巨头(即通用汽车、福特汽车和斯特兰蒂斯)应“尽快”退出中国市场。他同时警告说,美国三大车企需要采取更严厉的措施削减开支,尤其是在内燃机业务方面,因为这是目前利润的主要来源。

延伸阅读:与 全年出口量:有望突破700“万辆” 中、国汽车出海加速驶入下半场 的相关文章
张艺谋刘浩存再合作
于东来官宣将关闭多家门店
体重开始下降的个冷知识
中学领导侵吞学生伙食费万元
张杰女儿睡前信息
品牌撤下那尔那茜物料
唐梓康康领证
日本黑皮西瓜最高价一只万元
暑期档第一部古装剧来了
昀牵孟绕

(原标题:全年出口量有望突破700万辆 中国汽车出海加速驶入下半场)
来源:大众网  作者:白英琴  编辑:怀得祯
返回
临沂车夫物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