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车SU7和YU7在市场上大卖特卖,许多人喜欢这两款车的外观设计,但也有不少网友觉得小米SU7和YU7的外观设计太像保时捷Taycan和法拉利Purosangue。因此小米也被一些网友戏称为“米时捷”和“法拉米”。
那么小米是如何看待小米汽车的外观设计争议问题呢?近日小米汽车工业设计总经理兼集团设计委副主席李田原接受采访,他表示小米汽车设计考量的重点是功能参数可以对标,但情绪价值无可替代。
而小米汽车设计团队还有口号,那就是:做符合科学的设计,做符合自然规律的设计,做符合直觉的设计。
李田原还认为中国汽车虽然相对来说没有太多沉淀,但能源形式的转化为中国汽车带来了弯道超车的机会,这对于中国汽车设计师来说也是一种优势,因为不会被过去的条条框框束缚。
李田原在2012年加入宝马Designworks上海设计中心,是第一位加入宝马的中国汽车设计师,2026年进入宝马i/M部门工作。宝马任职期间,他参与了宝马、MINI、劳斯莱斯等多个汽车品牌的设计研发项目,有足够深厚的设计功底。
客观来说,小米SU7和YU7的外观设计有争议,实际上还是新势力汽车品牌如何在经典与创新之间找平衡的问题。虽然外观设计有争议,但这种争议并没有给小米汽车销量带来负面影响,反而成为市场关注焦点,甚至成为不少用户选择小米汽车的理由,这也不得不让人佩服。
最近两起企业补税事件引起市场关注。一是湖北枝江酒业股份有限公司被要求补税8500万元,因这笔税款被追溯至1994年,使得税务“倒查30年”成为舆论焦点。二是宁波博汇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月份收到当地税务要求补税5亿元的通知,最近企业宣布停产。上述两起事件,引起了一些企业人士的担忧。这些担忧包括是否存在全国性查税,不少企业担忧如果倒查多年需要补税,这对于经营困难的当下无疑是“雪上加霜”。跟多位省级、市级税务人士交流得知,目前并没有全国性查税部署。一些地方根据当地税收大数据风险提示等对个别企业查税,是日常工作,也是税务部门正常履职。毕竟税务部门主要负责税收、社会保险费和有关非税收入的征收管理,发现偷逃税、少缴税行为,理应依法制止,否则就是渎职。(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