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平时也喜欢关注汽车,特别是智能驾驶这块儿,总觉得这是未来的方向。之前网上各种智驾宣传看得眼花缭乱,什么“天花板”、“第一梯队”的,但实际用起来,真像宣传的那么神?心里一直有点打鼓。
最近看到陈震又在聊智能驾驶,有网友直接问他:“现在市面上,到底哪家的智能驾驶最好用?”
陈震这人说话,一向比较直,没那么弯弯绕。他回答得很干脆:“基于客观的能力表现,我个人主观感觉,在现阶段依然是,华为乾坤ADS的辅助驾驶系统表现最好!没有之一!”
这“没有之一”说得可够绝对。他还特别强调了一点,说这是他亲测过的结论——不光是在纯电车上,就连在纯油车和混动车型上,华为这套系统都表现得同样出色!用他的原话讲,这感觉“仿佛让车有了灵魂”。
不过在油车上搞智驾,这确实有点颠覆认知!说实话,看到他说在油车上效果一样好,我挺意外的。因为大家都知道,搞智能驾驶这事儿,对硬件要求高,电力需求也大。
油车结构多复杂啊!发动机、变速箱,一堆机械结构,还有各种复杂的控制逻辑。传统油车想实现高阶智驾,就像让一个习惯了机械表的老师傅突然去玩智能手表,总觉得哪儿不对付。
但陈震特别点出了华为和上汽奥迪的合作,说他们“干成了油车上的智能驾驶”。这确实是个牛事儿。能把油车和智驾结合得这么好,背后没点真功夫和技术突破,恐怕真办不到。
“排第一可能有人不服,但第一梯队绝对没跑!”
陈震也明白,直接说华为排第一,可能有人会跳出来质疑。所以他后面补了一句:“如果陈震说华为智驾排第一可能有些人不服气,但是排在第一梯队这应该是没有任何意见的。”这话说得挺实在,既坚持了自己的判断,也给了讨论空间。
当然,网上质疑声肯定有。陈震对此的回应更简单直接:“建议你也去试一试。”这味儿就对了,好不好用,自己试过才知道。
陈震最后也点出了一个现实:现在标榜有智能驾驶的车是越来越多了,但很多车的智驾功能,宣传得天花乱坠,实际用起来可能就露怯了。
陈震,包括很多清醒的业内人士都提醒过:“不能100%相信它。”再先进的系统,也只是“辅助”驾驶,关键时刻,人的判断和操作还是根本。
各位车友怎么看华为这套智驾?真像陈震说的那么神乎其技吗?或者你心中另有高见?欢迎在评论区聊聊。
兰州机场T1+T2面积8.9万平方米,去年吞吐量超过1700万人次,可以说不堪重负。乌鲁木齐机场T1+T2+T3面积18.48万平方米,需要承载超过2700万人次的吞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