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汽车里面,不管纯电,还是HEV和PHEV,需要一种特殊的芯片,那就是功率芯片。
功率芯片用于处理高功率信号和驱动各种负载,广泛应用于功率放大、开关调节、驱动电机等领域,是新能源汽车不可缺少的芯片之一。
以前,在功率芯片领域,国内其实是不太行的,大多依赖进口。
不过,近日一份数据显示,实际上中国的功率半导体芯片,其实发展的非常快,全球前20大企业中,中国已经有4大上榜了。
而这也说明,伴随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中国汽车芯片也崛起了。具体的数据、排名如下图所示。
中国4大企业分别是Nexperia(安世半导体)、silanmicroelectronics(士兰微)、BYD(比亚迪)、CRRC(中国中车)。
这4大企业排在全球第9、14、19、20名,虽然排名不是特别靠前,且营收也不如前面的几家企业这么高,但也意味着国内功率芯片确实是雄起了。
按照机构的数据,在2024年时,中国汽车芯片的自给率仅15%左右,85%靠进口,可见我们对国外的汽车芯片依赖有多高。
其实也正因为依赖太高,形势较为严峻,所以国产企业们,都想摆脱对外依赖,提高自给率,所以也就有了这些企业的努力。
比如比亚迪则是基于自身需求,研发功率芯片,毕竟比亚迪已经是全球第一大新能源汽车厂商,必须要解决供应链问题。
中国中车则是全球闻名的高铁、地铁供应商,也存在着大量的需求,必须解决对外依赖问题,所以它们不断的努力,终于在功率芯片上实现了自给,同时也对外销售。
我们认为,未来这样的中车企业会越来越多,而我们突破的各种芯片也会越来越多,对外的依赖会越来越少,机构认为到2030年,中国汽车芯片的自给率可能会超过60%……
截至6月13日,全省大、中型水库可用水总量40.48亿立方米,储量充足有保证,按照6月底前无有效降雨的最不利因素考虑,可放水7亿立方米用于抗旱灌溉;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大中型水库及河道供水正常,地下水源较充沛,能够满足抗旱需求。5月下旬以来,对全省98.72万眼农田建设灌溉机井和56.85万项灌排沟渠设备进行全面排查,及时修复损坏设施,确保抗旱灌溉需要。省财政近期专门安排3000万抗旱专项资金,支持各地开展抗旱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