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媒体报道,固态电池持续释放产业化积极信号,产业链企业加速推进项目建设。日前,宜宾、乌海两地的固态电池相关项目传来新进展。据“乌海市融媒”发布消息,乌海市重点招商引资项目——清陶(乌海)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建设的清陶能源固态电池专用材料项目,目前已进入试生产阶段。此外,来自四川赛科动力科技有限公司的消息显示,近日,赛科动力生产基地一期项目迎来重要施工节点——首批生产设备顺利进场,即将进行安装调试。
国泰海通证券表示,固态电池产业迭代正式开启,从0到1加速。2025年以来,固态电池产业化进展持续加速。固态电池具备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能够满足车端、低空、人形机器人等领域的特殊需求。当前半固态电池已实现装车,产业化进程早于全固态电池。人形机器人、低空等成本敏感度相对较低的领域,固态电池应用早于车端。
据财联社主题库显示,相关上市公司中:
信宇人已经针对半固态和全固态电池设备的研发进行了前瞻性的布局,与客户在固态电池领域持续深化合作。
道氏技术的单壁碳纳米管、硅碳负极已向下游固态电池厂商供货。公司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富锂锰基前驱体作为固态电池正极材料的关键基础,已批量出货。
最近两起企业补税事件引起市场关注。一是湖北枝江酒业股份有限公司被要求补税8500万元,因这笔税款被追溯至1994年,使得税务“倒查30年”成为舆论焦点。二是宁波博汇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月份收到当地税务要求补税5亿元的通知,最近企业宣布停产。上述两起事件,引起了一些企业人士的担忧。这些担忧包括是否存在全国性查税,不少企业担忧如果倒查多年需要补税,这对于经营困难的当下无疑是“雪上加霜”。跟多位省级、市级税务人士交流得知,目前并没有全国性查税部署。一些地方根据当地税收大数据风险提示等对个别企业查税,是日常工作,也是税务部门正常履职。毕竟税务部门主要负责税收、社会保险费和有关非税收入的征收管理,发现偷逃税、少缴税行为,理应依法制止,否则就是渎职。(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