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家玮
#普通手机不具备保密性#[小心!#你使用的这些设备可能正在泄密#]万物互联时代,手机、智能穿戴设备以及各种办公自动化设备使沟通协作高效流畅、信息传递瞬息千里。然而,它们在带来高效便捷的同时,也暗藏巨大的安全保密隐患,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个人隐私乃至国家秘密面临被泄露和窃取的风险。
1智能手机变“泄密黑洞”:普通手机不具备保密性,攻击者可以通过在手机中植入间谍软件采集用户短信、通话记录、位置信息等敏感数据,甚至可以利用手机固件和系统漏洞直接远程接管用户手机。
2智能穿戴设备变“窃密探头”:智能穿戴设备一般具有拍照、摄录、定位、无线联网等功能,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与社交软件、支付软件等应用程序关联,相关数据会自动上传到云端服务器,易遭到攻击者窃取。
3办公自动化设备变“泄密终端”:窃密者常利用办公设备在操作系统、数据传输、配件、防护性能等方面的不足或漏洞,截获、还原敏感工作信息,甚至以目标设备为跳板,对其接入的工作网络进行进一步渗透和攻击。(央视,嘉玛)
最近两起企业补税事件引起市场关注。一是湖北枝江酒业股份有限公司被要求补税8500万元,因这笔税款被追溯至1994年,使得税务“倒查30年”成为舆论焦点。二是宁波博汇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月份收到当地税务要求补税5亿元的通知,最近企业宣布停产。上述两起事件,引起了一些企业人士的担忧。这些担忧包括是否存在全国性查税,不少企业担忧如果倒查多年需要补税,这对于经营困难的当下无疑是“雪上加霜”。跟多位省级、市级税务人士交流得知,目前并没有全国性查税部署。一些地方根据当地税收大数据风险提示等对个别企业查税,是日常工作,也是税务部门正常履职。毕竟税务部门主要负责税收、社会保险费和有关非税收入的征收管理,发现偷逃税、少缴税行为,理应依法制止,否则就是渎职。(第一财经)来源:红网
作者:倪智敏
编辑:黄彦仲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