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黄埔视野)
AI示意图20人抢拍、65次竞价、36次延时、近2.6万次围观。
万科城市之光F区5栋17楼一套115平的法拍房,今天上午尘埃落定。
最终成交总价约481.3万,折合单价约4.18万/平。
算上增值税大概25.5万,实际单价约4.4万/平。
这套房源起拍单价2.9万/平,成交溢价率高达144%。
这个户型南北对流四房,当初开售时也很抢手。它目前的二手正常成交价如何呢?
贝壳显示,这个户型目前无挂牌在售,仅在今年2月22日成交一套,成交价约5万/平。
如参照同户型成交价,不计税费,意味着这次法拍价的价差高达8800元/平。
即便参考城光F区其他南向户型的最新成交价,大致在4.5万-4.7万/平区间,这套法拍房的单价还有四五千差价。
所以目前来看,法拍价格算是“捡漏”。
就原业主来说,这个户型中楼层2020年8月首开入手价,大概4.5万/平左右。
不算利息和税费,单价亏3200元/平,总价亏不到40万。
这个亏损幅度,对于首批业主来说,算是这波熊市极为少见的幸运儿了。
而且,首批业主也比同小区后面上车的业主幸运。
特别是2022年左右,以5.5-6.3万/平入手城光A区的业主,对比目前二手价,也浮亏了1万-1.8万/平。
可见,同小区不同时段入手的不同业主,各自的命运都不尽相同。所以也没有绝对的抗跌。
当然,具体到这位法拍房业主,走到法拍地步,当初极有可能高杠杆上车,月供和利息很高,最终资金暴雷选择断供走上法拍之路。
好在,一拍就成交,且价格相当不错。无论对于买家还是原业主,都算是双赢。
这从一个侧面也说明了,当前的楼市资产价值的确认指标,在二手挂牌量、成交量比、成交价以及成交周期等维度,延伸到法拍成交价。
值得一提的是,法拍房量价以及去化周期,也是观察二手房价是否企稳的重要信号。
之前著名经济学家黄奇帆在一次内部演讲中提到,房价是否大跌,关键看法拍房的数量。法拍房数量多了,这个地区房价一定跌。
如果法拍房成交量超过20%,其成交价就会成为一个区域的房价,导致市场房的价格会螺旋式下跌。
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2025年前5月,全国法拍房“量价下跌”,总成交金额同比下降20.3%,一线城市清仓率不足五成,三四线城市的法拍房平均清仓率仅为22.5%。
不过,法拍房虽然有价格优势,但也绝非无脑游戏,要警惕产权纠纷、隐性债务等风险,建议谨慎评估后再入手。
经查,陈玉祥丧失理想信念,背弃初心使命,执纪违纪,执法犯法,罔顾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热衷于吃喝享乐,长期频繁接受宴请,违规接受旅游、健身等活动安排;无视组织原则,在干部选拔任用中为他人谋取利益并收受财物;违规收受礼品、礼金;违反工作要求,干预和插手司法及执纪执法活动;甘于被“围猎”,把组织赋予的权力当作谋取私利的工具,大搞权钱交易,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在企业经营、项目运营等方面谋利,并非法收受巨额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