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期,聊聊“统一要素资源市场”。
资源要素是经济活动的基础性投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提出,要从土地和劳动力、资本、技术和数据、能源、生态环境五个方面入手打造统一的要素和资源市场。这五方面的工作有哪些“抓手”?成效如何?我们逐个呈现。
土地和劳动力是形成财富的原始要素,是人类从事经济活动所依赖的基本生产要素。健全城乡统一的土地和劳动力市场,可以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基础要素支撑。
近年来,我国土地和劳动力要素市场化改革取得积极进展。比如,宅基地与集体建设用地确权从试点走向全国覆盖,奠定“同权同价”基础;通过整治,实现耕地连片、产业集聚、生态修复的“三生融合”(生产、生活、生态),更加注重提升耕地质量、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保护生态环境,等等。
2025年初,新疆喀什地区农村综合产权交易中心完成首宗967.16亩农用地经营权流转,通过128轮线上竞价,最终实现256%的溢价率,反映了市场化交易机制对土地价值的显化作用。再如,2025年上半年,江苏省农村产权流转交易额达105.89亿元,交易量10.57万笔,规模居全国前列。其中土地经营权流转2.65万笔,涉及面积145.88万亩,充分表明,统一的交易平台和标准化流程显著激活了市场活力,为全国其他地区提供了借鉴。
《“十四五”就业促进规划》提出,持续加强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建设,着力打造覆盖全民、贯穿全程、辐射全域、便捷高效的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提升劳动力市场供需匹配效率。近年来,我国通过提高人力资源市场规范化水平,更好发挥人力资源服务业促就业的功能,加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和队伍建设等手段,推动我国劳动力市场参与主体日益多元化,提高人力资源市场流动性。截至2024年末,全国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共4411家,全年为劳动者提供登记求职、职业指导、创业服务1.45亿人次。从2022年到2024年10月,新经济行业人才供需比逐年上升,由1.29攀升至2.06,竞争机制的调节作用更加显著。
资本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要素,既是市场配置资源的关键工具,也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和手段。加快发展统一的资本市场,能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金融动能。
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股票发行注册制走深走实,基础制度进一步完善,债券市场快速发展,规模稳步提升,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和风险管理功能进一步显现。截至2024年末,北交所上市公司达到了262家,全国股转系统挂牌公司6000余家;债券市场存量规模177万亿元;期货市场上市143个品种,广泛覆盖农产品、金属、能源、化工、建材、航运、金融等国民经济主要领域,成熟商品期货的期权覆盖率超过80%。今年以来,资本市场以深化科创板、创业板改革为抓手,以发展多元股权融资为重点,着力打造更具吸引力、竞争力的市场体系和产品服务矩阵,加快构建更有利于支持全面创新的资本市场生态。
技术和数据要素是数字经济深化发展的核心引擎。加快培育统一的技术和数据市场,可以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创新支持。
近年来,我国为建设统一的技术要素市场,出台《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等政策,明确技术要素市场发展方向。与此同时,加快建设国家技术转移体系,促进知识产权市场化运营,发展技术交易市场,鼓励科技成果转化,全面提升技术要素市场活力。
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4年,技术合同成交额从2.3万亿元跃升至6.8万亿元,表明技术要素流动和配置效率大幅提升。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规模扩大,为科技型企业提供了更多资金支持。这些成果标志着我国技术要素市场建设迈上新台阶,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在数字经济时代扮演着重要角色。为构建全国统一的数据要素市场,我国出台了《关于加快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意见》,促进公共数据合规高效流通使用。同时,加快建设数据流通利用设施,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让数据“供得出、流得动、用得好、保安全”,完善数据全流程合规治理与监管体系,筑牢数据安全保障。
目前,我国数据产业呈现出数据类型多样、应用场景广泛的发展特征,以政务、金融、互联网、交通电力为代表的行业持续深化数据要素的发展与应用。截至2024年7月,全国已有243个省级和城市的地方政府上线数据开放平台,各地平台上开放的有效数据集超37万个。
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动力源泉。能源安全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对国家繁荣发展、人民生活改善、社会长治久安至关重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新型能源体系加快构建,统一开放的能源市场体系逐步完善,反映市场供需关系的能源价格机制逐步形成,市场在提升清洁能源消纳水平、保障电力供应、促进资源优化配置等方面的作用日益显现。
2024年,我国市场化交易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已经达到63%,在提高电力资源配置效率、改善电力价格形成机制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能源自给率保持在80%以上,油气总产量首次超过4亿吨油当量、发电量达10万亿千瓦时,有力保障了14亿多人的用能需求。
培育发展全国统一的生态环境市场,可以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生态助力。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今年5月,《关于健全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的意见》发布,提出“到2027年,碳排放权、用水权交易制度基本完善,排污权交易制度建立健全,节能市场化机制更加健全,资源环境要素交易市场更加活跃、价格形成机制更加健全,推动资源环境要素畅通流动、高效配置,充分释放市场潜力,对实现相关资源环境目标的支撑作用有效增强”。
2021年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启动交易,截至2024年底配额累计成交量6.3亿吨,累计成交额430.33亿元;其中,2024年全年配额成交量1.89亿吨,成交额181.14亿元,交易规模持续扩大,交易价格稳中有升,年底收盘价为97.49元/吨,较2023年底上涨22.75%。今后,要着力通过全国统一的环境权益交易市场,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建立完善,引导生态产品价值转化,充分发挥市场价格机制,提升资源经济价值和资源使用效率。
我国要素市场的发展影响着我国经济的合理布局,创新能力的提升,“双循环”的进行,以及共同富裕的实现。统一要素资源市场,要以系统思维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加快健全完善要素市场制度和规则,为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出应有贡献。
麻辣财评:优化服务供给,促进要素资源自由流动
要素资源自由流动是提高经济循环效率的重要保障。要素资源市场的统一对于更好发挥统一大市场集聚资源、鼓励创新的优势,释放发展潜能具有重要作用。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提出,要从土地和劳动力、资本、技术和数据、能源、生态环境五个方面入手打造统一的要素和资源市场,促进商品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意见明确,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研究推动适时组建全国电力交易中心,建设全国统一的碳排放权、用水权交易市场等,对于补齐我国市场体系短板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打通制约经济循环的关键堵点,更好地激发市场活力,让要素更好地为供给服务,以高质量供给创造和引领需求。
目前,围绕土地、劳动力等发展相对较早的要素市场,市场交易的制度框架和规则体系已经基本确立;,而关于技术、数据等发展相对较晚的新兴要素市场,市场交易的制度框架和规则体系尚不健全。针对不同要素情况,需要差异化推进要素市场化改革。同时,要进一步优化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性制度,以统一的规则制度确保公平竞争秩序、规范经济活动,减少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和数据等在地区、行业间的错配。通过统筹解决好各要素和资源市场政策规则不统一、交易成本高等问题,有序推进各要素领域改革,合力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孙文婕)
美团数据也显示,7月以来,“网球”搜索量同比去年增长超60%。网球体验课、网球培训季度课包在平台热销,美团上网球运动相关团购订单量同比激增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