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半导体产业纵横(ID:ICVIEWS)综合
预计将于2027年发布的RazerLake将是采用异构P核和E核设计的最后一代产品。
虽然有关英特尔即将推出的NovaLake和PantherLake架构的传闻才刚刚浮出水面,但围绕该公司长期路线图的猜测已然升温。据ITHome援引Notebookcheck报道,一份英特尔路线图显示,该公司可能会在2028年推出TitanLake处理器系列——届时可能会完全放弃P核,转而采用多达100个E核。
正如报告所指出的,TitanLake很可能标志着英特尔从异构P核和E核配置转向统一核心架构,该架构可能基于NovaLake更大的ArcticWolfE核。
P型核心与E型核心的区别
P核中的“P”代表性能。顾名思义,这些是英特尔开发的高性能内核。然而,它们也是两者中更强大的,它们需要最多的能量,但能够处理最艰巨的任务。这些内核还以相对更高的时钟速度运行,并具有更大的缓存,使P核更容易快速完成繁重的任务。
可以将P核心视为IntelCPU上的“主力”核心,因为这些核心执行大多数任务并处理大多数指令。P核心具有卓越的单线程性能。因此,它们是大多数单线程任务(尤其是游戏)的首选核心。P核心是多线程的(一个P核心可以处理两个线程)。
P核心的主要用途是处理要求苛刻的计算和资源密集型任务,例如游戏、应用程序(CAD、视频编辑、3D建模等)和类似程序。所有繁重的工作负载和需要复杂计算的任务都会使用P核心。P核还具有更高的时钟速度(包括基本和加速)。
将英特尔E核心称为英特尔家族的新成员会更容易,因为英特尔P核心与我们迄今为止在英特尔使用的核心基本相同。E核心中的字母“E”代表效率,表明这些核心是为省电和节能性能而创建的。
与P核心不同,英特尔开发了E核心来处理不需要太多处理能力的常规和重复性后台任务。这减轻了P核心的负担,并有助于提高P核心的性能和效率。
即使是在时钟方面,E核的时钟速度也比P核小,功率也较低。与P核不同,E核不支持多线程。
对于第12代(AlderLake)、第13代(RaptorLake)和第14代(RaptorLakeRefresh)CPU,英特尔使用Gracemont微架构设计了E核心。这是英特尔开发的Tremont技术的后继者。
E核主要处理不需要大量处理能力的后台和重复任务。这将减轻P核的负担,使它们能够高效地处理复杂任务。大多数后台任务、通知服务、始终在线服务和其他节能任务都使用E核。
P核支持多线程(或按英特尔术语称为超线程)。因此,对于CPU中的每个P核,您都会获得双倍的线程数。E核不支持多线程。CPU中P核的基本时钟和加速时钟通常都高于相应的E核。这样,P核可以快速处理密集型任务,而E核则更节能。
这一转变可以提高单位面积性能(PPA)和每瓦性能(PPW)。报告称,采用14A工艺也有望有助于控制热设计功耗(TDP)。
与此同时,放弃混合设计可以让英特尔简化其架构并降低成本,这是该公司面临持续财务挑战的一个重要因素。
Notebookcheck补充道,这一方向与CPU和SoC领域的更广泛行业趋势相一致。AMD的RyzenStrixPointAPU已经结合了Zen5标准核心和紧凑核心,而联发科从Dimensity8400开始采用了全大核心1+3+4的配置,完全取消了效率核心,正如报告指出的那样。
此外,路线图进一步表明,预计将于2027年发布的RazerLake将是采用异构P核和E核设计的最后一代产品。据报道,它将采用GriffinCoveP核与GoldenEagleE核的组合,作为NovaLake的小幅更新,后者预计将于2026年发布。
英特尔推进PantherLake和NovaLake开发
英特尔计划在2025年末提高PantherLake(首款基于其18A工艺打造的处理器)的产量。与此同时,据TechPowerUp和SemiAccurate报道,英特尔的“NovaLake-S”客户端CPU已在台积电位于中国台湾的2纳米晶圆厂流片。报告显示,几周前在台积电N2节点上完成了计算模块的流片,这表明NovaLake-S很可能将同时集成英特尔的18A工艺和台积电的2纳米工艺。报告还指出,这一进展表明NovaLake仍有望在2026年下半年发布。
*声明:本文系原作者创作。文章内容系其个人观点,我方转载仅为分享与讨论,不代表我方赞成或认同,如有异议,请联系后台。
想要获取半导体产业的前沿洞见、技术速递、趋势解析,关注我们!
博汇股份被要求补税5亿元,则是因为公司生产的重芳烃衍生品被税务部门认定需要按照重芳烃缴纳消费税,博汇股份对此不认同,最终是否补税、如何补税等仍有待税企双方良性沟通。